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点击换图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

端午节稿子怎么写

时间:2022-02-20 作者: 来源:顿格文库

1.端午节校园广播稿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2.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文章怎么写?


  农历五月五,是民间传统的端午节。 对于这个节日,我对她有着更深的感情。不是因为我的老家有过这个节的传统,而是我的爸爸是这天的生日。 所以,很小的时候,也可以说是从懂事开始吧,就知道端午节要到的时候,爸爸的生日也就要到了。 这个时候是农家人最繁忙的时候。先是收割,再是春插。收了麦子、再是油菜;接着就是再耕田犁地,忙着栽种玉米、种红薯、插秧苗了。可以说是一直在赶活儿,而他们的累就不说也可以想象了吧!而这些也才是农人们所盼的呀,盼来了好的春收;再盼现在的有个好开端,秋来有个好收成。所有,累对于他们来说似乎算不了什么的,都是那样习以为常,以至于不累的话还要怀疑是否偷了懒,以后没有收成怎么办。 可是,端午一来,主要的活儿也似乎一下子就跑完了似的,溜走了,躲起来了的样子。这下,农人们也真是该歇歇了,于是每家每户还是会破费一点,把剩藏的好吃的都会煮好,还会上街买些吃的一起拿出来在端午这天吃一顿,而平时的他们是决不会这样破费的,大多是粗茶淡饭而已。而些许也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的确是太苦了吧,几乎身体都要脱跨的样子了,才会吃好一点,也是该补补的时候了。 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几家人也就开始在一天里团员聚餐了,一些妇人都会在一天里带上自做的食物,领着孩子,去娘家探亲了。 所以说,端午节或多或少的给乡人们带来了一种示意,一种繁忙时节已过的暗示。农人,何不喜? 这个时候,真是个令人爱慕的日子。初夏正升温,人们减少了昔日的衣裳,一身轻松。而这时已是满树挂果了,熟了的,没有熟的;青的,红的,看那满树桃儿,口里就满是口水。这是个令人陶醉的时候。 端午节,本是有龙舟赛的,但这也只是属于江南水乡了吧,我们那里也就是喜欢自做粽子吃的。但从我懂事起,就没有吃过几次,现在想起来,或许是家人不爱吃呢,还是母亲不会做呢? 对于这,我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原因,因为现在看来咱家还是喜欢吃糯米的,除了我以外也是喜欢吃甜食的呀。而我的母亲也是挺喜欢给我们做吃的呀,尽管她会拼命的干活,但还是会不厌其烦不怕浪费时间地为我们做各式各样的、稀奇古怪的好吃的,现在想起来就有想吃的感觉了。 几年的端午节我都没有在家了,都在学校度过的。所有,还是蛮怀念那些年在家的日子。因为,爸爸老早就会叫我收拾房间,打点东西什么的。而我也总是那样干得兴奋,我知道,端午节来了,爸的生日来了,所有的亲戚这天也就都会来的。这样,我会看到所有的亲戚了,还有邻居们都纷纷前来祝贺。很热闹的一天,盼望许久的一天。人,一屋又一屋;火炮声,一阵又一阵。 听见火炮声,满是兴奋。而爸爸脸上也总会露出笑容,那是一种很久都没有见到的笑脸,对人严肃而又不失仁爱的样子。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觉丝毫也没有减退。加上我年龄的增长,我更在意了这种感觉。我知道,现在一到端午,父亲就会多一岁了,就会老一年了。一种感伤而又无奈的感觉~~~ 今年的端午节又来了。节前的头两天,我往家里打电话,我中午打了两次,都没有人接,我就知道爸妈一定还会在坡里忙活儿。而结果是傍晚的电话打通了,结果真是中午他们在干活而没有接到电话。爸爸能接到电话都是忙跑来接到的,而妈妈又还是不在家里的。 很久也没有打通电话给家了,这次,问了很多。得知家里还没有把秧栽完,而今年听爸说还是蛮顺利的。而由于爸的手痛所有耽误了很多时间,让活儿压累了很多,所有今年的端午都还会忙的。 与往常一样,爸说还是要准备过生的。尽管很忙。看来,还是懂得放松的,值得一提。 我问爸去医院看了没有,而爸爸说去了几次医院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手会痛。几次了?可这是第一次给我说呀,为什么?从爸的话语里我明白妈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显然的,妈的病一定重犯过。而在我追问下,爸是承认了。 挂了电话,那碗没有吃完的饭就搁在一边了。陷入了一片沉思。 平时,我就知道,每次的电话都会提到身体,而他们也总是会对我说很好很好,其实,我也是会怀疑的,不可能吧,一定在瞒我,怕影响我的生活。这点我似乎必他们更懂。 而今天爸如实的说了,这才明了其实原来真会如此的。更有一种伤痛,在心里苦苦酝酿,我有什么办法? 说了也难受。 不说也难受。 而那份爱却永存,我将永藏!化作一种学习的动力! 端午节来了,可以听到同学领到免费餐票的高呼,可以闻到食堂的粽子香味。而父亲的生日,我只可能送上一句句祝语,愿他能健康长命!

3.有关端午节的文章


  同样的五月,同样的骄阳,同样的开得灿烂的黄槐。满山遍野,黄油油的,淡淡的芬芳,朋友,想起来了吗?那些中间包着绿豆的粽子哦!里面也是黄油油的。呵,现在又到了五月啦,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季节,难忘那一个个散着浓郁的香气的粽子,难忘吃粽子时那种满足的心情,欢歌笑语中,我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二十几个春秋了。 
 每年的端午节前的一两个月,妈妈都要到山坡上去摘粽叶、割粽藤。小时候,就经常听到妈妈说,临近端午节时的粽叶和粽藤都是特别的,这时的粽叶和粽藤包出来的粽子会特别的香。每当这时,我就会仰起小脸问:“为什么这时的粽叶和粽藤会特别的香啊?” 
 “因为粽叶和粽藤是用来包粽子的啊!而这时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呢!” 
 我有记忆开始我家就已经有包粽子的习惯了,而且啊!不仅仅在端午节包,在过年时也会包粽子,有亲戚来了,回去的时候加上几个粽子给带回去,这样就可以一年好到尾了哦!呵呵…… 
 其实啊,我吃糯米好容易腻的。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吃粽子,因为粽子实在是太香!当你把扎得扎扎实实的粽藤绕开,再轻轻地拨开粽叶。呼……你会闻到那一种有着浓郁的糯米香气,而且中间还夹着淡淡的粽叶的香气呢! 
 还记得啊,小时候,特别爱吃粽子,其实说明白了我是最喜欢吃粽子里面的绿豆。那时,我记得我经常拨开一个粽子,掰开来,吃包在糯米中间的绿豆。而我的妈妈总是会把外面的糯米吃掉。当时,妈妈总是会说她喜欢吃糯米而不喜欢吃绿豆,所以她总是会把她的粽子的绿豆夹到我的碗里。也许,全天下的妈妈都曾经对自己的儿女说过类似的谎话,而当时的我竟然也会深信不疑地认为妈妈真的不爱吃绿豆。唉…… 
 吃粽子是一件乐事。其实包粽子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件天大的乐事呢!每年的端午节,妈妈总会起来早早的,而我也会起得早早的。看着妈妈张罗着一切,首先,妈妈会把前一晚煲过的粽叶和粽藤放进小溪里漂洗着,然后洗糯米,洗得白白的,再放进桶里浸泡。之后会去洗粽叶和粽藤,把粽叶的头和尾去掉,这样粽叶就变得漂亮而整齐了。其实我在我眼里看来,别说是粽子,就是这些粽叶,已经是一件艺术品了。 
 小时候,看到妈妈在包粽子,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嚷着要自己包。呵呵……奈何我无论怎样的努力,我包出来的粽子就是只有三只角的,唉……看着妈妈包好的,结结实实的,棱角分时的粽子,心里很是惊奇! 
 妈妈经常说,包粽子首先要棱角分明,这样的才可以称之为粽子。其实现在想想,这其中也包含着我们做人的一些道理的,呵呵……还有就是粽叶至少要用三片,粽藤要绑得结结实实的,这样煲的时候才不会有水进入到粽子里面,这样的粽子才会是香味浓郁的。 
 我们那里对端午节是很重视,这样自然地对粽子也就有说不清的情结了。记得以前上小学时,每到端午节,上学的时候我们都会带上三五个粽子,带去学校给我们的老师。记得二年级那一年,我们带去的粽子都是热腾腾的。而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看着我们带去的粽子,他竟然摘开眼镜背对着我们在擦眼泪。他说他离开家好多年,好久没有吃过家里的粽子了,今天看到这么多和家乡的粽子一模一样的……然后他拿起一子粽子,叫我们也一起拿起拿来的粽子,一起吃。那一次,粽子的味很香,我们吃得好甜! 
 去年回家过端午节,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小时候的一幕幕又一一清晰了起来。我也起来早早的,和妈妈一起在小溪边洗粽页和粽藤。包粽子我是不会的了,我只有在旁边看的份儿,看着年老的妈妈用灵巧的双手包出一个个漂亮的粽子,那哪是粽子啊?那简直就是一件件艺术品啊! 
 “婆婆,我饱了,糯米我吃不下了!”小侄子吃完了绿豆指着碗里的糯米。 
 “呵……这么快就吃饱啦?刚才还说要吃好多?”我妈笑着说,“来,拿来给我!” 
 “开,过来,给绿豆你吃,好香的呢!”我妈刚拨开一个粽子就叫我那可爱的小侄子了。 
 “婆婆,你吃吧!我刚才吃过了!” 
 “呵呵,来,你吃,婆婆不爱吃绿豆……” 
 我看着我那活泼可爱的小侄子,笑了…… 
 几天前,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小侄子,“叔叔,包粽子咯,你回来不?”呵呵…… 
 我妈接过电话,“过几天就包粽子啦,你哥会回家,你会回来吃粽子么?” 
 “这么远,我可能就不回去了……。” 
 
 五月,粽子飘香的季节里,有着太多的记忆,这记忆里充满着美好而温馨的话语。 
 微风吹过,站在阳台上的我分明地闻到了粽子的香味,开始是淡淡的,渐渐地,越来越浓郁…… 
 
 本文为转载雨林木风论坛

4.端午节的演讲稿


  端午节现在似乎只是个简单的节日了,吃粽子,吃完了,端午节也就完了。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既然是传统就还有着相应的文化。我们在过节的时候只忙着吃了,却忽略了相关的文化。为什么要吃粽子?它有什么背景?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挖出文化来,我们要静下心来,去发掘,结合地方特点、时代特征去创新!如果我们继续忽视传统端午文化,可能不久的将来连吃粽子的传统也会丢了,现在不是有许多年青人都不知如何包粽子了吗?因此有必要大呼一声:捍卫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记念伍子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节已过,相关的话题却还很多,在诸多言论中,屈原和粽子是两大热门词语。端午节当然与屈原有关,也是要吃粽子的,这是我们的老传统,祖宗的东西,还是不要轻意丢弃的好。问题是,我们说了说屈原、吃了吃棕子,是不是就真正的明白了端午节,是不是就真的传承了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当然,不管端午节到底是起源于什么,但端午节要纪念屈原和吃粽子,看来是没什么错的。那么,我为何又说“端午节不只是念屈原、吃粽子”,是不是故弄玄虚呢?其实不然。之所以要说这样的话,只是因为今天国人对端午节内蕴的淡看和不解让人感到痛心,更对端午节成了单纯的口腹之欲感到无奈。
 端午节之于中国人,其实远远并非只是念及一下屈原那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是因为历代中华民族对屈原爱国精神的敬服,以及对他为理想不惜献出生命的高尚情操的歌颂。国人历来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推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情怀,欣赏“还我河山”的豪迈与悲壮。这一切都说明中华民族对家国河山的民族大义看得很重。古人们创造了这些节日,来纪念这些忧国忧民,为民族献身的人,表达着自己的文化价值取舍观。今人过这些节日,当然是对这种大义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说起吃粽子,就更是没有丝毫的文化传承可寻了。如今的粽子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极尽口腹之能事,粽子的口味变新了,我们对传统的口味也变了。现在的人们,除了国家的法定节日和情人节等热门节日,有多少人记得端午节?当然可能也是有不少人知道端午节,可又有几个人明白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这就涉及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问题。端午节,我们都吃粽子,但我们中有多少人想到屈原的精神对于民族的意义,又有多少人了解粽子曾经所指代的先民的心灵家园和他们的心路历程?所以,如果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还不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保护理念,那么,我们在背离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会被民族传统文化抛弃。
 端午节本是中华民族为纪念诗人屈原而来。但是,2004年中韩发生端午节申遗之争,并以韩方最终胜出尘埃落定。在国人上下沉浸在端午节而美食的时候,韩国这一申报,实在是在心里洒了一把盐面。但我们也没有必要为韩国申报了我们的节日而耿耿耿于怀,更多的是说明韩国也是我们中华的一个支脉吧。在这一事实面前,需要的是尽快唤醒我们对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宏扬,让屈原热爱祖国的思想在我们及下一代人中间能得到不断的延续。
 在这个日子里,想说的是:
 屈原,人们会永远记住你,
 为了风雨中的祖国 ,
 在只膜拜权势的人群中,你的高洁,你的清白,
 在黑雾弥漫的朝廷里,你的正直,你的忠贞,
 在冷漠、诬陷、迫害交织成的罗网中 ,你不屈的《离骚》,你绝世的《天问》,
 在危急的祖国和受难的苍生中,你不计个人的安危、荣辱,不叹自己的流落漂零。
 你痛苦的是被焚毁的故都 ,
 你抗击的是狂风暴雨,
 你慨然地面对的是沉重的命运 ,
 你独立于苍茫的暮色里 仰天长啸 ,
 你穿行于荒草蓬蓬的湖畔低头苦吟 。
 山河破碎,你的心破碎。
 一道眩目的霞光 ,从汨罗江上腾空而起 ,
 穿越千年的时空 ,永不消毁。

5.求端午节主题升旗仪式稿


  亲爱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端午时。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举行升旗仪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用决心与行动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魂魄托日月,肝胆映河山。”历史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浩渺星空留下无数先烈的英灵。忆往昔,中华儿女血洒疆场,他们用无畏与坚定的信念,为抵御外来侵略筑起了坚实的长城。他们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不朽的灵魂好像是指路明灯,引领着后辈走向光明,他们的精神好像擎天柱,支撑着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奋斗不息,他们的事迹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我们后人的心中!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幸运地享受着先辈们为我们打造的和平盛世,在享受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让先辈们奋斗的轨迹在我们的拼搏中延伸。
 继承先烈遗志,不是喊铿锵激昂的口号,不必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我们只需脚踏实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心做好每一件事。
 我们要培养优良校园文化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习习惯,促基础文明教育和养成教育。让我们积极参与文明、道德、纪律等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我们要用心感受,虚心求教,做孜孜不倦的学习者;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崇高师德的力行者;要开拓创新,矢志不渝,做教育改革的实践者;要育人育心,满腔赤忱,做教育事业的奉献者。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积极参与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养成教育。在家里做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主人”,以实际行动呼唤文明春风。
 我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管住自己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草坪,不破坏公物。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一心向学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保质保量的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我相信,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同学们:“青山绿水长留英雄生前浩气,笃志修身堪慰先烈逝后英灵”。 让我们继承前辈遗志,弘扬民族精神,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持之以恒,追求卓越。让昨天的好习惯塑造今天的你,让今天的习惯成就明天的你!
 谢谢大家!
 2009年5月5日

6.有关端午节的作文开头怎么写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食粽——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温暖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顿格文库★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