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点击换图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

社区成立大党委的请示

时间:2022-01-27 作者: 来源:顿格文库
1、 社区“大党委”有效解决了传统党建模式与社区建设新任务的矛盾,破解了社区和区域党建条块分割体制下的属地管理难题,初步找到了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和新的工作新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为居民办实事的能力,在体制方面的创新有着较强的推广价值。
2、 社区大党委成立后,区域领导核心的地位加强了,社区兼职党委成员带头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各单位优势资源为社区群众服务,变过去街道社区上门联系为单位主动服务;不仅如此,社区大党委的建立,也使党员的代表面更宽,党组织的功能发挥更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力度更大。
3、 社区党委的产生实行“推荐任命”的方式,即由选举产生的现任社区党组织成员直接进入,其他委员在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中推荐产生,并由街工委任命。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代表,由党支部按规定程序选举产生;组织关系在驻区单位的党代表,由其单位党组织民主推荐产生;外地流入社区且不在驻区单位工作的党代表,由5名以上的同类型党员联名推荐产生。严把党代表人选条件关,按党员总数10%的比例努力将政治立场坚定、议事能力较强、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选举或推荐为社区党代表。
4、 社区大党委的职能责任。“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领导本地区工作,团结和带领党员和群众,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等的重大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并监督、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派驻社区人员的工作。对辖区村居、新经济社会组织及无上级主管的企业等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对其他企事业单位、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不涉及其自身党建工作和行政业务工作。同时,我们还规定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评先树优、干部提拔使用时,必须事先征求社区党委的意见,未征得同意,不得评先或提拔。促使党委成员带头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各单位的优势资源为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服务,变过去街道干部上门联系为辖区单位主动参与共建,把义务变成一种责任,一种组织保证。
5、 实行“1+3”模式。积极探索建立“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党委委员会和社区党委监督委员会,形成了社区党委行使领导权、社区党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社区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议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
6、 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了“四站两岗一家”,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建立社区党员之家,在党员之家设“四站”、“两岗”。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设立在职党员管理站,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设立直管党员活动站,对直管党员实行“全责管理”;设立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对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实行“星级制”管理。
7、 建立“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将辖区内的党员志愿(义工)队伍、青年志愿队伍、法律服务队、助老助残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纳入服务联盟统一管理,并在“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的统领作用。
8、 实行双向服务承诺。摸清社区、社区党员、村居民及驻区单位等社区成员相互之间的服务需求,社区党委与驻社区单位签订了《双向服务承诺书》,实行“难题联解、阵地联建、教育联抓”。分别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促进社区资源和社区服务共用共享,实现社区各类成员互利互惠。社区党委成员经常到辖区单位开展走访活动,积极为各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9、 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社区党建的第一要务,以“精细化”管理服务为抓手,从态度、方法、制度等方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在服务态度方面,实行“解决问题面对面、联系群众心连心、社区共建手拉手”。在工作制度方面,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定期回访制,以制度约束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10、 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和谐社区。通过各项特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党员实践载体,在社区管理、服务和建设中亮出党员身份,树起党员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1、 建立完善五项运行机制。
一是党员代表决策监督机制。党员代表对社区群众及辖区单位干部职工关心的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具体负责联系党员和职工、居民,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及时向所在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党员代表大会上,听取、审议社区党组织工作报告,决定区域范围内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讨论和决定有关社区党建重大事项,年终对社区党组织工作进行民主评议。
二是党委执行效率机制。社区党建工作的执行由书记全面负责,专职副书记和社区组织中的委员协助书记做好日常工作,单位党组织成员和派出所民警担任的兼职副书记和委员,协助开展“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方面的工作,对单位和社区事务拥有优先评价权和决定执行权;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党员和群众对政府工作及民生问题的意见,并负责及时反馈答复。
三是党建联系协调机制。完善党建联席会制度,由社区党组织牵头,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协商解决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区域单位和社区群众的需求;监督政府部门落实综合服务,做好就业介绍、扶贫帮困、教育卫生、健康医疗等工作,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四是完善党员建议案机制。以此引导党员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集思广益,提出“建议案”。 党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每名党员代表可单独提出建议案,闭会期间3名以上党员可联名提出建议案。凡党员代表或党员联名提出的合理建议案,各级党组织必须按规定程序予以立案,并创造条件办理落实。街道工委按季讲评,半年通报,年终对优秀建议案予以表彰。社区党委结合实际,依据各自权限和职责,及时有效地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保障机制。为了保障社区“大党委”的正常运行,使其发挥区域性政治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基层党建专项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建立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社区上年协税分成所得的20%作为“社区大党委”工作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和企业兼职党组织书记工作津贴,按社区党员每人每年40元拨付活动经费,对社区党委成员按季度给予党建工作补贴。建立人员保障激励机制,半年对党员代表进行一次测评,并向其主管单位通报测评结果,建议将其纳入晋级考核评先之中。注重政治激励,对工作积极效果明显的作为优先提拔的条件。对一次测评不满意票过半数的,给予批评帮助;两次依然如此的,予以罢免职务。


『顿格文库wWw.dunge.cOm★文章,不得自行转载,违者必追究!』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