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点击换图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

脾胃虚寒的经典药方

时间:2021-11-17 作者: 来源:顿格文库

脾胃虚寒型胃炎的中药药方有哪些


  [治疗方针]
治则:温中健脾,代表方剂为理中汤。
[预后情况]
经合理调理,预后一般较好。
[药物治疗]
常将小建中汤证、理中汤证、香砂六君子汤证、香砂养胃丸证统称为脾胃虚寒(中焦虚寒)证。这四个方证虽然相似,均表现胃痛喜温喜按,或饥时痛甚、得食暂缓。不思饮食,乏力、苔薄白、脉虚等共同症状。 1.香砂六君子汤证 属气虚,气不足便是寒,但寒轻微,且兼痰湿、气郁,痛喜轻按,重按痛反增,脘腹胀闷,嗳气吞酸,便溏,苔白润等。胃胀甚于痛,重按痛增为辨证要点。 2.理中汤证 乃中阳不振兼寒湿,症见痛喜轻按,畏寒喜热食,得冷则痛剧,脘腹痛比前香砂六君子汤证为重。痛甚于胀是辨证要点。 3.小建中汤证 系中阳虚兼营阴弱(即中焦阴阳两虚症),症见痛喜重按,口稍干,大便正常或稍干,手足心热与喜暧畏寒征象并存,以痛喜重按为辨证要点。
[治愈性]
对症可以治愈。
头晕,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您还可采用如下方子进行调理治疗,党参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六克,陈皮15g。肉豆蔻十克,木香12克,黄连十克,砂仁六克,炒山药30克,炒神曲15克。炒山楂15克。

有没有治疗脾胃虚寒的药方呀


  【验方1】
本草上记载鲸鱼有补胃暖中之功,其胆至苦,有明目之效。所以对胃寒
痛均有良效。鲩鱼可红烧、可清蒸,用以佐膳,味道鲜美。
【验方2】
猪肚1 个,洗净,老姜切成硬币厚的宽度5 片,放人猪肚中,入蒸锅中
蒸烂,连汤吃下,可分2 次食用。
姜性温,是散寒发表止呕的良药,它能刺激胃神经,使胃蠕动加速,又能刺激小肠,使乳糜管的吸收力增强。早在周朝,食疗医官即创导将生姜做
为烹调上的调味品,因为它能增进胃肠的消化力。
猪肚能健胃,本草纲目上说它能补虚损,作治胃之用。有患者患有胃溃
疡多年,久治不愈,非常苦恼,经介绍服用这种食品,一个月后,即告痊愈,
连他的私人医生都对食物疗法的功效惊叹不已。
【验方3】
橘皮、生姜、川椒各6g,用水煎服,可治胃寒引起的呕吐。
【验方4】
用生姜治愈胃寒痛,也有另一实例:
某患者,每逢天气一冷,就胃痛得厉害,饿了痛,吃药、吃饱了也痛,
简单坐立难安,由于身体属寒,不但吃青木瓜汁治疗无效,反而常泻肚子,
就是吃白菜、米粉、酸菜、菜心、笋干等,只要稍吃过量,就马上发作。
后来经朋友介绍,买来上好的老姜,用小火(电炉或炭火较好,勿用瓦
斯炉)将它烤干,切成细块,每天早晨空腹拌饭吃,怕辣的人,可用麻油炸
至有点焦黄(不能太焦,否则味苦又无效),和饭一起炒一下,趁热吃,继
续两个月后,不但胃病消除,且在冬天,吃过后比较不怕冷,也减少感冒的
发生。
服用此方要注意的是避免吃香蕉、木瓜、酸菜、米粉、大白菜,可多吃
高丽菜、蕃茄、芥蓝菜等,并要持续的吃,如果半途中断,效果不好。倘若
没时间的话,可请中药铺将于姜磨成粉末,买些甘草用开水泡姜末喝下,对
高血压的患者,是适用的治胃寒良方。
【验方5】
胃寒吐酸水,遇冷就腹痛的患者,可至中药买茱萸3g、生姜3g、半夏
3g、神壳3g、党参3g、枣2 粒、苍术6g、砂仁3g。煎汤服
【验方6】
有的胃寒症者,胃部特别怕冷,遇寒风则隐隐作痛,吃了凉的东西会更痛,常有食欲不振的情形发生,且痛起来吐酸水涎沫(白色痰),若给予热汤吃,马上就舒服,这类患者的普通症状是白苔布舌,心中闷忧,饮食无昧,食积不消。
干姜12g、生白术10g、茯苓6g、炙草5g、半夏5g、陈皮5g、香附6g、
砂仁6g,淮山6g、生姜5 片、大枣5 枚。煎水服用,具有神效。
由以上几个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生姜的效果,它价廉又不起眼,但对胃寒症患者的康复,具有很大的功劳。
【验方7】
胃寒冷痛,嗳气饱闷时,以桂花子3g 研末和玫瑰花0.3g,开水冲泡,一日分2~3 次,温水送饮。
【验方8】
寒冷时腹痛、胃痛,取柚子1 个(留在树上,用纸包好,经霜后采下)切碎,童子鸡1 只(去内脏),放于锅中,加入黄酒、红糖适量,蒸至烂熟,
1~2 日吃完。
柚子属于柑橘类,它与陈皮有相同的功能,能排除淤积在器官中的滞留
物,特别是使用在有消化不良的胃寒症患者,更为有效。
【验方9】
治消化不良的胃寒症,用旱菜10~12g、川椒3g、苍术10g,以水煎汁
服用,效果同上方。
【验方10】
胃寒患者呃逆,时打呃忒,服用公丁香3g 和橘皮10g 的煎汤,有消呃之功。
【验方11】
小茴香、橘子核、山楂肉等分,各炒研为细末,混合每次眼6g,1 日2~
3 次以温黄酒送下,治小腹疼痛。
【验方12】
外用治法,就是取竹叶椒叶,茱萸等分,一同捣烂,敷于肚脐上,包缚
固定,气通就好了。
【验方13】
加有呕吐的情形发生,应取刀豆壳30g,用水煎后加红糖,每日2 次分
服,较易生效。
【验方14】
最奇妙的是荔枝也可治胃寒,食荔枝干少许,可治胃寒引起的疼痛,因
它有暖胃之功,但不能多吃,只要感到胃部恢复正常,就可停食。
荔枝性热,但美味多汁,甘甜如蜜,如食用大多,会使人发热烦渴,甚
至,牙龈发肿、鼻孔流血,如果吃太多,头昏如醉,胃不舒服时,可用荔枝
的外壳煮汤,饮用后,即可消除这种情形。
对于妇女经期腹部寒冷,隐隐作痛时,可吃荔枝干5~6 个,便能渐渐回
暖,如痛势严重,用荔脯10 枚、生姜1 片、红糖少许,煮成糖水喝,也能止痛,荔枝说来真是妙用无穷,在此提出来作为证明。

4款常见的中药方剂治疗脾胃虚寒!


  (h1) 4款常见的中药方剂治疗脾胃虚寒! 
   脾虚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或发生失血等症,脾胃虚寒的人往往容易生病,那么,有什么药方可以治脾胃虚寒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治疗脾虚的方剂。
  
   
   
  
   
    方剂一:参苓白术散
   
   【组成】白扁豆、、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症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剂二:实脾饮
   
   【组成】白术12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3克、草果3克、大腹子(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制附子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功效】温阳健脾,行气利水:用于脾阳不足,水湿内停,而见尿少浮肿下半身尤著、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身重肢冷。舌苔白腻而润,脉沉迟者。本方与五苓散合用也可治疗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或肝硬变腹水之轻症而属于脾阳虚者。
   
   【症见】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方剂三:归脾汤
   
   【组成】、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功效】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症见】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方剂四: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2钱,茯苓2钱,甘草10分,陈皮8分,半夏1钱,砂仁8分,木香7分,加生姜2钱水煎服。
   
   【功效】益气健脾,行气化痰。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症见】气虚痰饮,呕吐痞闷,脾胃不和,变生诸证者。

中医治脾胃虚寒偏方大全


  
   
   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喜饮冷食等因素都会导致脾胃虚寒,脾胃虚寒的人往往容易生病,那么,有什么药方可以治脾胃虚寒呢?下面我们来看看治脾胃虚寒的大全。
   
    脾胃虚寒的偏方大全
   
   方1
   
   人参、青皮、陈皮、丁香各7克,白术5克,炮附子、苹果仁、炮干姜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姜3片,红枣2枚。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温中祛寒,适用于胃脘胀满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将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适用于胃热疼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适量的水,在沙罐内煎取药汁;再用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连服3--7天。
   
   本方适用于胃寒性胃疼。
   
    方4
   
   陈皮20克,葱白10茎,香附子15克,生姜6克,鸡肉。将鸡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备用,再将陈皮洗净,香附醋炒,放入砂锅中煎取药汁200毫升,把生姜切成粒,葱切成丝,再把鸡肉,药汁同放入铁锅闷煮。以先武火烧沸,酌加料酒、味精、酱油炒拌即成。吃时,以沸米酒50毫升,边饮酒,边吃鸡了。须开怀食饮。
   
   本方适用于肝气郁滞之胃疼。
   
   方5
   
   丁香1.5克,肉桂1克,红糖适量。丁香、肉桂用温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钟,取汁,调人红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温胃散寒,适用于感寒。
   
   方6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两者共为细面,酒糊为丸,每服3--6克,温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疼痛。
   
    方7
   
   鲫鱼250克,生姜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同包扎在纱布袋中,填人鱼肚,置锅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熟,加盐少许,空腹饮汤食鱼,日2次。
   
   本方适用于感寒后之胃部疼痛。
   
    方8
   
   猪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适量。将前述各味一齐放入锅中,再加入一些调料,如姜、葱、盐、酒、酱,文火炖至极烂,粳米煮粥兑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温中,适用于胃部疼痛。
   
    方9
   
   丹参30克,三七15克,老母鸡1只。将丹参、三七切片,填人宰杀去毛及内脏的鸡腹内,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煨炖至鸡烂熟,捞去药渣,吃肉喝汤,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饮。
   
   本方活血止痛,适用于血瘀胃痛。
   
    方10
   
   炒麦芽、炒谷芽、焦山楂,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钟取汁,用纱布过滤调入白糖,趁热服, 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积停滞所致腹痛。
   
   
   
    方11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人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至猪肚烂熟,空腹吃猪肚,饮汤,每次1小碗,1日2--3次。
   
   本方温中健脾,适用于虚寒所致的胃疼。
   
    方12
   
   鸡内金,白糖各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末,与白糖调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适用于胃脘部胀满疼痛。
   
    方13
   
   槟榔200克,陈皮,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盐100克。诸味同置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煎熬至药液干涸,停火持冷将槟榔用刀剥成黄豆大小的碎块,饭后口含少许。
   
   本方适用于食积胃疼。
   
   方14
   
   代赭石、橘红、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蒌、左金丸、金铃于、法半夏、炒薤白、生姜、金石斛各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杭州王香岩方,适用于胃脘疼痛又呕吐酸水。
   
    方15
   
   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剂,1日1次。
   
   本方为著名中医焦树德方,功能理气散寒,温中和胃,适用于胃脘痛。
   
    方16
   
   鲜豌豆400克,泡青菜150克,猪瘦肉100克,胡椒面1.5克,精盐5克,味精1克,鲜汤1000克。将泡青菜切成细丝,猪瘦肉亦切成丝,再用清水150克浸泡在碗内,鲜嫩豌豆入沸水锅内焊至软熟,再将炒锅置旺火上,放人鲜汤、泡青菜、豌豆、精盐烧沸,捞于汤碗内,最后把肉丝连同清水—起倒人锅内烧沸,摘净浮沫后,加入酱油、胡椒面、味精,倒在碗内即成。每于饭前后饮此汤1小碗。
   
   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胃脘痛。
   
   方17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术、葱头各15克,猪肚1个,食盐适量。
   
   将猪肚洗净,再把药料拌适量盐,填人猪胃中,放入砂锅,加适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猪肚烂熟,空腹时吃猪肚,饮汤。每次一小碗,1日2--3次。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方18
   
   草果5个,羊肉1500克,大麦仁500克,食盐适量。将淘净的大麦仁放铝锅内,加水煮粥倒出备用;再把洗净的羊肉、草果放锅内加水煎熬至肉熟;捞出羊肉、草果,倒入麦仁粥,合匀,文火炖熟至沸,加入切成小块的羊肉,调入食盐,温热食。
   
   本方暖胃除胀,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症。
   
    方19
   
   白芍12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前5味水煎取汁,人饴糖,文火溶匀,日2--3次温服。
   
   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腹痛。
   
   
   
   方20
   
   附片30克,羊肉2000克,生姜、葱段各50克,胡椒6克,食盐]o克。将附片装入纱布代,扎口;羊肉洗净,人沸水锅内,加姜、葱各25克,焯至煅红色,捞出,剔去骨,将肉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再放清水中漂去白水,骨头拍破,余姜洗净拍破,葱洗净捆缠成束;另将砂锅注入清水,置于火上,下姜、葱、糊椒、羊肉、羊骨、附片,烧沸30分钟后,文火炖至羊肉熟烂(约2--3小时),取出附片,分盛碗内,再分别盛人羊肉,倾入汤佐餐食。
   
   本方温胃壮阳,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
   
   方21
   
   丹参15克,檀香9克,炙甘草3克,蜂蜜30克。将丹参、檀香、炙甘草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调人蜂蜜,再煎之沸,顿饮。
   
   本方适用于因气滞血瘀所致胃疼。
   
   方22
   
   桃仁1枚,生地黄30克,桂心10克,粳米100克,生姜1克。将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用地黄、桃仁、生姜,以适量的酒绞取汁。先用水煮粳米作粥,沸后下桃仁等汁,继续煮至熟,再调入桂心末,空腹食。
   
   本方活血,行气,对瘀血所致胃痛有效。
   
    方23
   
   南、北沙参各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陈皮、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白芍、炒建曲各15克,甘草4克。日l剂,分2次服。
   
   本方扶土抑木,行滞定痛,适用于脾胃虚损,肝郁气滞所致的胃脘痛。若肝胃不和诸症突出,可用肝胃两和镇痛饮治疗以从其变;标实势衰,即用本方。气虚甚者可加党参、山药各30克,甚则加人参6克,以增强益气之力;若短气、头昏者加黄芪30克,荷叶15克,以益脾升清;失眠多梦者加枣仁、合欢皮各20克,夜交藤30克,以养心安神。
   
   方24
   
   竹柴胡12克,生白芍15克,枳壳、厚朴各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4克。上药每剂煎3次,每日上、中、晚分服,日1剂。
   
   本方为重庆著名中医陈枢燮验方,功能疏肝和胃,行滞镇痛,在可用来主治:肝胃不和所致胃院疼痛,包括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上腹疼痛。
   
   脘腹胀满或胀崛气者加广木香10克,青皮、陈皮各12克,加强行气之功;痛如针刺或疼痛较剧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2克,用以活血化瘀止痛;疼痛有灼热感或口苦咽干者加炒川楝子、焦栀各12克,用以清泄肝火;口干口苦、苔黄者加黄苓15克,黄连6克,用以清泻郁热;食后痛甚或嗳腐者加鸡内金15克,炒二芽各30克,用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泛酸时加煅瓦楞子30克,海螵蛸15克,用以和胃制酸;腹痛有冷感者加法罗海12克,以温散行滞。
   
   方25
   
   蒲公英3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本方为江苏著名中医袁正刚验方。功能安胃,止痛,散结,适用于胃脘痛,滞胀纳呆属气滞络阻者。
   
   方26
   
   鸭子1只(约重1000克),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克。葱、姜、盐、冰糖、味精、香油、卤汁各适量。
   
   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将丁香、肉桂、草豆寇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熬两次,每次待水沸后再熬20分钟,滗出药汁,两次共约3000克。生姜、葱拍破待用。将药汁放人锅中,加鸭子、姜、葱,用小火煮至六成熟后捞起晾凉待用。将卤汁放人锅中,再放人鸭子,用文火卤熟后捞出,揩净浮沫。将卤汁倒入锅中,取出冰糖、食盐、味精搅匀,再放人鸭子,置文火上,边滚动鸭子边浇卤汁,直至卤汁均匀地沾在鸭子上,色红亮时捞出,再在鸭身上均匀地涂上香油即成。
   
   本方和中暖胃,散寒,止呕,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弱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方27
   
   山药、云茯苓、薏米、山植、扁豆、陈皮、神曲、芡实各10克,莲子6克,砂仁5克,黄连2克,麦牙20克,炒米29克。上药共焙干研细末,每餐饭前服1匙(约10克)。
   
   本方为安徽老中医王正雨验方。功能健脾和胃,祛湿止泻,安神定惊,可用来治疗小儿肠炎、疳积、脾胃不和型胃痛。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治疗脾胃虚寒的27个偏方,脾胃虚寒的患者可以试一试,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太劳累,要适当休息,不要吃太多冰冷的。

一个调理脾胃虚弱的经典配方


  
看病时,中医大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脾胃虚弱。

可以说,现在全民皆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的原因何在呢?
1、你的“怪”饮食,正在伤脾
中医认为:脾为中土,主斡旋心、肝、肺、肾四脏。
一旦你不管辣的、麻的、热的、冰的“怪”食物,都一股脑的塞进胃里,丢给脾来运化。
脾是十分柔弱的,那么,总有一天,脾胃会被伤害的遍体鳞伤,不堪重负,出现虚损的症状。
不仅如此,长期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导致疾病发生。
脾为百病之源也。
2、你的“坏”情绪,正在伤脾
有人会觉得很疑惑,饮食不当伤脾胃,这不难理解,与情绪有何关系呢?
首先,我们先来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形容一个人性格好,会说他“脾气好”,而不是说“肝气好”、“肺气好”呢?
  
  
这是因为从中医理论来讲,脾的气机是最温和,最柔和的,也可以说没有什么个性。
脾的角色就像一个和事佬一样,没有棱角,八面玲珑,调和着五脏六腑的矛盾。
因此,性格好,才会用“脾气好”来形容。
正因如此,一旦身体的气机发生变化,最温和的脾便会首先受到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肝了,从五行生克关系来看,肝克脾。
当你不开心,不放松,变得压抑,愤怒,忧虑之后,整个气机便开始凝滞,运行迟缓,甚至郁结在某个关键节点。
脾气也不再柔和,跟着肝气的变化或急躁,或凝滞。
脾胃虚弱的两大原因就是饮食不调、肝郁气滞。
枳术汤
《金匮要略》里有一个名方,叫枳术汤,金代中医大家张元素,在枳术汤基础上研发了脾胃病的代表方剂:“枳术丸”,主要是起“治痞、消食、强胃”的作用。
枳术丸的妙处,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说,“脾虚气滞,不能磨食,而饮食易伤,故中院痞结,谷少肌消焉”,可见脾胃虚弱定会影响食欲,而用上枳术丸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枳术丸:白术二两,枳实(麸炒)一两
制作方法:将两味药研为细末,用荷叶包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50丸(大约6g)。
如果觉得用量比较大,也可以煮枳术荷叶饭来吃。
枳实9克、白术15克、荷叶1张、米饭100克。

白术在古代被认为是吉祥物,因为它的形状像如意一样,像云卷一样,非常漂亮。而且白术的颜色发黄,是补脾的,闻其味,也非常香,在中医里地位很高。
白术,是一个温燥的药,它为脾所喜,能够满足脾在病理状况下的需要,既能够补气健脾,改善脾气虚的一些病理状况,也能够有效地消除脾虚而伴有的湿浊内停,湿邪内阻的情况,它是既能够补虚,又能够祛邪的一味药。
提到枳实,我们就会想到朱丹溪说的“能冲墙倒壁,滑窍破痰之药也”。可见其力量威猛,能够消实痞,破坚积,除胸胁痰癖。最常用来治疗心下痞,也就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运化精微而导致痰湿停滞。
枳实消痞,可以作为打开痰湿下行的开关,能够消食痞破坚积,除胸腹痰癖。
  
  
荷叶虽平淡,但厉害的医生用到了点子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
你看荷花、荷叶生于淤泥之中,却能长出干净的莲花来,出淤泥而不染,它就有升清的作用,也就是“升发脾气”。
荷叶裹烧饭就是用荷叶包裹着米同煮为饭,荷叶和大米一起吃,既养胃气,又升脾气,能用鲜荷叶,当然最好,没有鲜荷叶,也可以用干的荷叶,但不能是枯黄的。
用这样的米饭和事先加工好的白术枳实的药末,一起反复捣匀,搓成梧桐子那么大的药丸。把药专门做成了米饭丸子的样子——”饮食入胃,营气上行“,人吃了米饭就会生胃气。
当然也可以简单一点,把枳实和白术的药末直接拌在米饭里煮,或是用煮熟的米饭再包上这些药材,做成枳术荷叶饭来食,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非常适合脾胃虚弱的人使用。对于这个方子,清代名医徐大椿盛赞,“此健中消滞之剂,为脾虚食滞痞结之专方”。
  
   审核:卢药师

【本①文★来源顿格文库,转载请注明出处!】

热门关键词